中國食用菌協會對全國食用菌2018年度產量、產值統計調查結果
2018年,在各級黨委和政府領導下,食用菌行業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,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推動高質量發展,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中作用突出,市場和消費繼續保持平穩增長。
據中國食用菌協會對全國28個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(不含寧夏、青海、海南和港澳臺等省區)的統計調查(與2017年調查相比,增加了西藏自治區),2018年全國食用菌總產量3789.03萬噸(鮮品,下同),比2017年3712萬噸增長了2.1%,2018年產值2938.78億元,比2017年2721.92億元增長7.97%。
從全國食用菌產量分布情況來看,總產量在100萬噸以上的有12個省:河南省(530.43萬噸)、福建省(418.66萬噸)、山東省(344.69萬噸)、黑龍江省(334.36萬噸)、河北省(302.01萬噸)、吉林省(238.6萬噸)、江蘇省(219.12萬噸)、四川省(213.42萬噸)、湖北省(131.56萬噸)、江西省(129.31萬噸)、陜西省(125.83萬噸)、遼寧省(112.65萬噸)。產量100萬噸以下、50萬噸以上的依次有:廣東省、廣西壯族自治區、湖南省、貴州省、浙江省、內蒙古自治區、安徽省、云南省等8個省(區)。
從產值情況看,2018年產值超過100億元的有:河南省、河北省、福建省、山東省、黑龍江省、吉林省、江蘇省、云南省、四川省、湖北省、江西省等11個省(區),比上年增加1個省份。超過50億元的依次是:廣東省、貴州省、陜西省、遼寧省、廣西壯族自治區、湖南省、浙江省等7個省(區)。
按品種統計,產量過100萬噸的依次是:香菇(1043.22萬噸)、黑木耳(674.03萬噸)、平菇(643.52萬噸)、金針菇(257.56萬噸)、雙孢蘑菇(248.33萬噸)、杏鮑菇(195.64萬噸)和毛木耳(189.85萬噸)。排在前7位的品種總產量占全年全國食用菌總產量的86%,是我國食用菌生產的常規主品種。2018年產量在99-20萬噸的品種依次是茶薪菇、滑菇、銀耳、真姬菇、秀珍菇、草菇等6個品種。
據海關總署統計,2018年,全國共出口各類食(藥)用菌產品68.97萬噸(干鮮混計),出口金額436145.7萬美元,出口數量和金額同比分別增長9.43%和13.59%。就具體類別而言,干貨類食用菌出口金額332394.7萬美元,占出口總額76.2%;干香菇、干木耳、小白蘑菇罐頭出口金額均超過10000萬美元,其中干香菇出口金額最高,達到226780.5萬美元,占所有商品代碼出口總額的51.9%。罐頭類食用菌出口金額69832.4萬美元,占出口總額16%,鮮或冷藏類食用菌出口金額20955.9萬美元,占出口總額4.8%;蘑菇菌絲出口金額6562.19萬美元,占出口總額1.5%;鹽水腌制暫時保藏類食用菌出口金額640.05萬美元,占出口總額1.4%。
總體看,2018年,各地將食用菌產業作為區域經濟調整、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,從扶持政策和市場開拓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,生產主體明顯增多,產量、產值雙增長。其中,有20個省(市、區)保持增長態勢,部分省(區)大幅增長。新興產區的生產呈現正常波動,符合農業生產的規律,跨地域生產調整需要經歷多年度的適應與過渡。傳統產區品種結構調整趨向優化,三產融合開始起步。產業科研投入逐年加大,技術和裝備水平提升較快,信息化、智能化技術應用水平提升,電商交易增多,數據經濟已經起步。深度加工產品漸多,產業內部專業化分工逐步細化。國內市場與消費穩中有升,消費結構正在發生變化,傳統消費仍是主力,新型消費成為市場增長點。市場價格與消費偏好、質量信用關聯度增強,地域及企業品牌價值逐漸體現。國際市場平穩增長,出口品類及出口地區明顯增多,對歐美出口數量穩中有降,單價偏低。
附件:1、2018年度食用菌產量、產值情況統計表
2、2018年度全國食(藥)用菌產品出口、創匯情況調查表
3、2017-2018年度食用菌主產區產量對比圖
4、2017-2018年度食用菌主要品種產量對比圖
5、2018年度全國食用菌統計調查結果分析
附件下載地址:/UploadFiles/news/2020/3/202003191756353016.pdf
2018年度食用菌產量、產值情況統計表下載地址:
/UploadFiles/news/2020/3/202003191813353595.pdf
如有疑問請致電中國食用菌協會010-66030506
來源:中國食用菌協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