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明日報|李玉院士自述:以最好的技術,出最好的蘑菇
作為我國食用菌領域唯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,李玉致力于菌物科學與食用菌產業(yè)化研究30余年,建成了位居國內前列的菌類種質資源庫。他創(chuàng)新的優(yōu)良品種及標準化栽培技術,顯著提高了我國食用菌產量、品質、生產效率。
講述人: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吉林農業(yè)大學教授 李 玉
“菌”字有乾坤,蘊涵大學問。草字頭下的“囷”,古代指一種圓形的谷倉,意思就是里頭藏了很多糧食。從1978年考取吉林農業(yè)大學微生物專業(yè)碩士研究生開始,我與蘑菇打了40余年的交道,致力于食用菌科學與工程產業(yè)化研究,見證了我國食用菌產業(yè)從無到有、由小到大的發(fā)展歷程。回想起來,1978年全國食用菌產量只有5.7萬噸,2019年達到了3900多萬噸,實現了近700倍的增長,產值也達到3100多億元,已成為我國繼糧、油、蔬、果后的第五大農業(yè)種植業(yè),我國成了世界上當之無愧的食用菌生產大國。
黃松甸是吉林省蛟河市的一個鄉(xiāng)鎮(zhèn),是我最早進行產業(yè)化推廣的地方。這里因地處長白山脈,地勢高,晝夜溫差大,氣候條件特殊,十分適宜黑木耳生長。東北地區(qū)冬天寒冷,黃松甸鎮(zhèn)亦是如此,“地不多,半冬過,打點糧食夠吃喝”是過去當地農民生活的真實寫照。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態(tài),當地人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嘗試人工栽培黑木耳。機緣巧合下,我在出差途中看到了他們立出的“中國木耳生產最大的鄉(xiāng)鎮(zhèn)——黃松甸”牌子,便主動找上門。當時我只有一個念頭,就是用最好的技術教菇農種出最好的蘑菇。
那段時間,我只要有空,就去黃松甸。我和栽培戶們一起培育新品種,探索地面全光間歇迷霧栽培、微孔出耳、米菇間作等技術。那時候還沒有高速公路,302國道路況較差,去一趟就得一整天。為了不耽誤學校工作,我就起早去、貪黑回。這樣堅持了幾年,我們終于攻克了蘑菇種植世界里的一道道難關,蘑菇也像其他作物一樣從“地”里長了出來。如今,黃松甸鎮(zhèn)已經成為中國知名的黑木耳之鄉(xiāng),老百姓靠種植黑木耳實現了脫貧致富奔小康。
陜西省商洛市柞水縣也曾是國家級貧困縣,當地村民一直有種植木耳的傳統(tǒng),但產業(yè)發(fā)展小而散,傳統(tǒng)的種植方式技術不成熟、產量低,很難給百姓帶來富裕生活。2017年,由科技部牽線,我和團隊在千里之外的柞水縣開啟了科技扶貧行動。3年間,我們?yōu)樽跛x育的5個黑木耳宜栽品種都實現了大面積推廣。柞水木耳已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。2019年,柞水縣依靠木耳產業(yè)實現了脫貧摘帽。今年,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期間,還點贊了柞水木耳,我的心里甭提有多高興了。
這些年在科研中,我也會時常面對一些質疑,不少人覺得研究菌類意義不大。有些地方之前沒有種過食用菌,不太接受人工種植。我們就先做思想工作,給他們菌種,做出樣子來,然后培養(yǎng)種植骨干,逐步推進。還有一些地方,比如柞水,本身有食用菌種植的基礎,會質疑我們帶去的食用菌品種。我就帶著我們的二十幾個品種,和當地品種一一對比,最終證明確實是我們的品種更好。這也讓我更加確信:只有菌種或產品自身過硬,才能在扶貧中發(fā)揮更大作用。
全國大部分貧困縣都將食用菌產業(yè)作為精準扶貧產業(yè)的首選,食用菌產業(yè)為打贏脫貧攻堅戰(zhàn)作出了重要貢獻。作為一名農業(yè)科技工作者,我始終堅持這樣的觀點:科學研究要主動面向國民經濟主戰(zhàn)場,只要有利于農業(yè)農村發(fā)展的事情,我們就應該責無旁貸地去做。
(來源:光明日報)